中國高鐵已成為中國科技的一張名片,受到全球矚目。而據外媒披露,中國正研發下一代列車,它能以最高500公里時速運送乘客、以250公里時速運送貨物,還能適用世界各國的不同軌距。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賈利民說,根據今年的一項政府計劃,中國正研發依靠混合燃料系統推進的高速列車,“通過提高技術水平并擴建網絡,中國將擁有在最多樣化地理和氣候條件下運營的高速鐵路網絡,包括沙漠、高原和雨林等。這令中國技術擁有適應全球各地條件的能力。”
中國高鐵網絡設計之初便要求能適應東北省份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以及西部邊陲的沙漠地帶。高鐵也被中國視為針對美日和歐洲取得技術優勢的先鋒隊。
中國國內高鐵里程已達2萬公里,占全球已建高鐵總里程的60%。到2020年將增長到3萬,2030年將至4.5萬公里。賈教授說,中國公司消化吸收外國技術,并實現自主創新。
目前,中國公司已在境外簽署約3000公里的高鐵合同,在土耳其、印尼、泰國和俄羅斯獲得項目合同,參與馬來西亞、美國和南美洲的項目競標。北京希望成為從新加坡經印度支那到中國再到中亞和歐洲的陸上鐵路網的主要建設方。這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賈說:“從技術和商業角度而言,鑒于在國內外項目的經驗,中國高鐵技術在全球罕有敵手。而中國技術是否能入選通常與地緣政治因素有關,這就在我們控制范圍內了。